为切实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强化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依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要求,在2016年起实施的分类分级监管基础上,苏州市不断创新,即将在全市试行道路运输企业分类分级安全监管2.0版。
相较于1.0版,分类分级安全监管2.0版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监管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强化科技信息支撑,提升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主要在以下方面实现迭代升级:
一是数据整合,构建千分制指标体系。坚持以大数据为基础,在1.0版交通部门数据的基础上,拓展公安等部门监管信息,增加主动安防、违法行为等动态指标比例,构建包括运输资质、安全管理、动态监测、行业监管、违法违规等5个一级指标、近40个二级指标的千分制记分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全面的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状况。
二是分级优化,实施四个等级精准评价。将道路客运企业记分考核办法和货运企业“红、黄、蓝”分级监管进行优化升级,充分考虑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和普通货物运输三个子行业的特征,采用计分制和否决制相结合确定评价等级,细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分别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实现重点企业重点监管。
三是技术支撑,开发分类分级信息系统。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开发客运、危货、普货三个子行业的千分制评价信息系统,从数据归集、指标计算、评价分级至结果应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确保分类分级安全监管工作全过程高效、透明、公平。
四是协同联动,打造“严管厚爱”监管模式。根据《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1+8+n”战略合作方案》,公安、交通两部门不断整合道路运输行业监管资源,协同推动分类分级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近期将成立由交通运输、公安、应急、城管等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组成的分类分级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提升部门间联合监管合力,促进道路运输企业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行业“严管厚爱”监管模式。
(执法支队)
吴江海事出重拳整治超限行为苏州市通过出租汽车智能化运营推进行业节能减排陆文华局长带队督查申张线青阳港航道整治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常熟镇村公交10月可刷公交卡苏州市运输管理处强化客运站安全监管推进实名制管理工作杨林塘杨林船闸工程荣获全国水运建设行业工程质量评选的最高奖项苏州市水上搜救中心开展水上搜救综合演练昆山市基层交管部门主动适应税费改革新形势积极向服务型交管所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