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交通助力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

发布时间:2024-12-18 点击:34
为推进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贯彻常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常熟建设总要求,今年以来,常熟市交通运输局着力推进公交服务专项提升这一市级重点项目,为百姓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公交出行环境,进一步擦亮了城市文明窗口。
夯实公共交通硬件基础
沙家浜风景区公交首末站已完成建设;常福街道高新园公交首末站建设正在对接当地政府落实具体土地转让事宜;266个老旧公交候车亭已完成修缮升级,46个候车亭已完成智能化提升,46座“国创”特色公交站已完成升级改造,市民候车体验感进一步提升。新增城市公交氢能源车16辆,年初全部正式交付,投入135路示范运行,倡导绿色节能低碳公交。在去年首批氢能源车的基础上,新一批“氢公交”进行了整车升级,相比第一批氢耗降低20%左右。
为保障残障人士和老年群体的公交出行需求,结合公交车辆报废更新,采购配备无障碍设施的低碳公交车辆,同步配置轮椅使用的坡道板及专门停放区域,目前无障碍设施已覆盖200多辆公交车。并积极建设公交助残志愿服务岗,营造“有爱无碍”的绿色、文明公交出行方式。
优化公交出行线网布局
深化运游融合,延伸212路部分公交班次至铁黄沙生态岛,开通354路铁黄沙生态岛-铜官山专线等对接服务好市民乡村旅游公交出行需求。开通84路京沪高铁苏州北站-沙家浜景区红色旅游公交线路,开通千仞岗公交首末站-塘桥公交首末站355路毗邻公交,满足周边居民往来常熟,拓展我市红色旅游优势。结合市第二人民医院北区医院的投用,增开117路夜班线,114路、121路、103路调整营运走向,尽可能满足就医群体的公交出行需求。2021年上半年度共调整公交线路9条,新增1条。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今年城市公交率先推行了“逢站必停”,对驾驶员站点的停靠作出硬性要求。从今年4月份第一条线路106进行试点,目前已经推行了27条线路,计划在7月底所有线路实现逢站必停。推行之后,乘客投诉量显著下降,车厢、车门事故明显下降。组织开展“交通服务之星”评选,培育公交服务先进典型,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服务氛围。持续优化从业人员考核机制,激励公交从业人员安全规范驾驶、热情文明服务。集中力量解决“客运北站站前广场无处歇脚”“出租车司机停靠取水难”“新能源车辆充电难”等7件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开展客运站、候车亭等为主阵地的志愿服务,引导乘客保持一米线候车,宣传佩戴口罩等公共出行防疫要求,提高市民文明出行意识。
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利用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站、候车亭等点多面广的公益宣传阵地,在客运北站站前广场廊道设立党史宣传长廊,在公交车车身车内打造党史学习移动课堂,引导群众“永远跟党走”,也营造了深厚的建党百年庆祝氛围。同时做好公交场站日常保洁和公益广告更新,确保公益宣传内容及时准确、画面完整整洁。
文明城市,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的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没有休止符,常熟市交通运输局将锲而不舍做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工作。
(常熟局)


昆山公路部门念好“四字诀”保障“五一”公路安畅
绕城公司“五个统筹”全面落实元旦、春节安全维稳工作
张家港复线船闸通航一年运行状况良好
相城维管开展汽车维修质量服务月活动
吴江市加大乡村公路养护投入实施惠民工程五年计划
昆山春运工作有序开展
苏嘉杭高速道路救援将实现3G适时监控
昆山加快对租赁车、免费接送车的纳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