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港成立十年来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4-06-15 点击:81
200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利用国家港口体制改革之机,将原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港三港合一,成立苏州港。全市港口行政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使三个港口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苏州港成立十年来,港口的综合竞争力迅速彰显。2005年,苏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了1.19亿吨,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之后乘势而上连年高速发展,以平均2.3年增1个亿货物吞吐量的惊人速度,连破2亿、3亿吨大关,2011年完成吞吐量3.8亿吨,在全国沿海港口中跃居第5,六年进了五个名次。在部、省、市各级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全省港口发展的重点,太仓港区长三角集装箱干线港的雏形加速形成,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并助推苏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迅速提高。继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后,2011年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近470万标准箱,列全国沿海港口第10名,其中太仓港区完成306万标准箱,位列全国主要港口第12名。
成立十年来,苏州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到2011年底,苏州港已开发利用港口岸线约60公里,建成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22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6个,形成2.1亿吨的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其中太仓港区拥有专业集装箱码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435万标准箱,拥有至今长江最大吨级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据交通运输部统计资料,“十一五”期间,苏州港新增码头泊位数及深水码头泊位数均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
目前,苏州港三个港区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通航通商,并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港口特色。其中,张家港港区依托张家港保税港区,重点发展木材、粮油、化工和金属铁矿石及集装箱运输,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路进口木材基地。常熟港区利用自身的港口和产业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钢材基地之一。太仓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进口铁矿石,在加快集装箱港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特色经营业务,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lpg生产基地。
苏州港的成立,是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而苏州港十年的发展成绩,以事实印证了该决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为苏州港未来的发展开了好头。


2017年苏州航道春运工作即将开启
太仓市五道防线确保节日交通安全
苏嘉杭高速公路盛泽高架桥下空间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苏州市运管处建立运政举报投诉处理制度
昆山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喜获江苏省A级信誉机构称号
张家港市乡镇交管所综合执法轮训活动圆满完成
太仓全面深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地方海事部门积极部署“五一”期间水上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