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公路部门法治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理念不断优化,通过争先创优、青年文明号创建、千分考核、服务品牌建立等一系列活动持久、深入的开展,执法模式已经基本实现“六个转变”,成为人性化执法、构建和谐公路的范本。
一是从“权力本位”为主向“责任本位”转变。推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每年修订并印发《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月、每季对路政执法工作、养路费征稽工作进行考核;每年年初制定领导责任分解表,并与每位执法人员签订执法责任状,阶段性考核中发现未尽责任、出现差错的情况依制度扣分,情节严重的作出相应处罚。
二是从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跳出执法机关执行行政管理的单一职能,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指导,以服务社会自我定位,在各治超点、养路费征稽大厅统一便民服务要求,通过“争先创优”、“交通窗口服务的‘高速公路’”等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意识,形成执法人员乐于多做份外之事、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三是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转变。在培训中注重灌输人性化执法理念和柔性执法方法,全面提升执法人员面对各种困难的能力,以对法律法规的全面掌握、对业务知识的高度熟悉、对当事人的充分理解为前提,刚柔并济以理服人处理好案件与业务。
四是从事中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一方面,机关对执法工作明确奖惩措施,规范滞纳金减免等特殊业务处理的流程,调整原有特殊处理车辆申报审批程序及权限,杜绝人情案、差错案;另一方面,对许可案卷相对人立案前发送公路法律宣传单,实行施工保留金制度,以事前宣传与管理的完善预防违法行为。
五是以外业为主向内外结合转变。在过去集中精力开展路面巡查与业务开展的基础上,加速制定人员考核办法,要求完善台帐、细化流程,以规范、细致的内业助推外业依法行政、科学高效。
六是以部门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积极应对在公路管理中的执法难点,开拓思路,争取政府各部门以及其他各方社会力量的支持。包括定期与公安、城管等联合执法,壮大治理超限、马路摊点、违章建筑等公路管理的力量;与104.8交广台长期合作,以媒体力量进行公路法制宣传教育;与银行合作,为公众缴纳养路费提供更多网点服务与网上缴纳服务等等。
苏南运河苏州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二期疏浚工程开工苏州市公路处深入开展“双联双促”专题活动苏州支队联合运管部门再创违法超限运输治理新举措交通运输部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苏州市交通局要求全力做好十一黄金周和十运会期间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杨林塘航道整治工程太仓段节后复工苏州市运政稽查部门查获苏城首例肢残人员从事“黑车”非法营运案件昆山举办“鹿城汽修诊所”3.15大型广场咨询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