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中国港口史》《中国运河史》调研组来苏调研

发布时间:2025-02-27 点击:12
为全面梳理和系统回顾中国港口、运河的发展历史,记录港口、运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10月26日,原交通部部长、“两史”专家委员会主任黄镇东率《中国港口史》《中国运河史》调研组来苏州调研。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吴中区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上午,调研组一行考察了苏南运河宝带桥段、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在宝带桥边,“两史”专家委员会主任黄镇东认真听取了苏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苏南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以及内河码头整治方面的情况。在国际铁路物流园,听取了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和运营情况,以及中欧班列(苏州)运行情况的介绍。全面深入了解苏南运河(苏州段)整治建设、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航运发展等情况。
下午,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太仓港区规划展示馆、太仓杨林船闸、现代货箱(二期)、太仓港四期码头,深入了解苏州积极打造“三枢纽、三示范”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实地感受苏州通江达海的水上枢纽在绿色、智慧、高效、畅通、服务等方面的先行示范。
黄镇东主任指出,“两史”编纂,是一次回眸,也是一次展望。不仅要系统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港口和运河的发展成就,以生动的历史实践为新阶段交通强国建设写下注脚;同时要以扎实、严谨的编纂态度,梳理各个历史时期和政策背景下港口、运河的发展脉络,突出地方特色、省市共同协作,确保“两史”编纂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苏南运河苏州段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整治,尤其是实施大运河“五改四”整治工程以来,运河的整治提升得到了中央、部、省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大运河航运能力也不断适应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被称为“活着的遗产”。
此次调研答时代之问,启未来之程,为书写《中国港口史》《中国运河史》苏州篇章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业界提供了较为完整可靠的历史资料、行业史料,对传承、利用和保护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城区内河港口总体规划》等3项规划成果顺利通过评审
苏州市客管处六项措施贯彻落实《交通行政执法规范》提升执法管理水平
元旦小长假我市公路客运运送旅客162万人次
一季度苏州水运工程负重克难扎实推进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陆文华检查春运及安全生产工作
吴江辖区“清明”期间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
吴江航道处启动应急预案防寒防冻保畅通
苏州市高指(铁指)部署党风廉政、作风效能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