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境内河网密布,桥梁众多。交通系统管养的桥涵达716座。其中高架及大型桥梁81座、中型桥梁184座、小桥291座、涵洞160个。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桥下空间治理的问题日渐凸显,桥下存在建筑垃圾偷倒、堆放杂物、私自侵占、违章搭建等问题,影响桥梁安全和沿线百姓生活质量。昆山公路坚持问题导向,联合执法部门向桥下违占“亮剑”,探索桥下空间管理和综合利用新路径,确保每一座桥梁高品质安全运行。
一是深入细致摸排,明晰整治清单。2016年始,按照“一控二清三规划”的思路,昆山公路组织养护路政人员,通过座谈、走访、现场排查等多种渠道,全面摸清全市“十六横十二纵”框架道路桥梁桥下空间运行状况,详细记录占用人员姓名、电话、占用时间,建立一桥一档,确保数据准确、没有遗漏。通过排查有超百座桥梁桥下空间存在违占。在摸底调查基础上,制定桥下空间“作战图”,明确占用问题“项目统筹表”,动态更新桥梁整治情况,建册立档。路政人员多次上门宣传、做思想工作,说明利害关系,劝导涉事人员主动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强化联合治理,落实闭环管理。借助全市“百日攻坚行动”、“美丽昆山”建设东风,按照“协同解决、整治一批、见效一批”的原则,联合城管、公安、城建监察、区镇等部门全面整治桥下违建占用难题,整治呈现联合、重拳、持续三个特征。2016年至今年7月底,完成江浦路跨铁路桥、城北大道张家港大桥、迎宾路张家港大桥等157座桥下空间违占清理,拆除违建4.5万平方米,清理出空间面积约7.2万平方米。放弃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堵”“疏”结合,加大桥梁日常巡查和整治后桥下空间“回头看”。对清理出的桥下空间采取补种绿化、围挡等预防措施。与亭林、柏庐城市管理办事处签订桥下空间共管协议。
三是探索顶层设计,提升护桥意识。从服务民生出发,突出公益主题,在全省率先探索桥下空间管理和利用课题,完成《昆山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办法》、《昆山市桥下空间设计导则》和《昆山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考核办法》初稿,突出公交停车场、绿化种植、文体公园等公益事业,实行重拳整治和长效机制“双轮”驱动,探索建立与属地政府齐抓共管、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此外,结合“路政宣传月”,深入区镇、村委会、种粮大户宣传公路法律法规。制作616块、每块约1平方米的反光膜材质的桥下空间告示牌,悬挂至桥下立柱等醒目位置,引导广大市民提高爱路护桥意识。
太仓港码头泊位工程加快推进昆山运管处组织开展场站突发险情应急救援演练牢守安全生产红线,市局组织节前港口安全生产检查太仓公路处积极运用热再生修补技术助力春季道路养护工作苏州市交通部门全面提升桥梁安全监管能力江苏省收费公路管理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346国道张家港绕城段改扩建、东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临时林地手续取得批复苏州运管系统规范治超执法省际互检对标迎检会议在张家港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