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正式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发布时间:2024-11-08 点击:43
12月13日,交通运输部在广州组织召开全国城市交通工作暨公交都市建设推进会,正式宣布苏州等12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并现场授牌。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晓东代表苏州出席会议。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小明在题为《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奋力开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苏州在较高的公交准点率、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的换乘衔接、公交运营补贴与政策保障、以乘客委员会为核心的第三方监督模式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2013年苏州入围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历经五年奋斗,苏州公交都市建设实施方案8项工程已全部落实推进,公交都市创建32项建设指标基本完成,基本形成了路轨衔接、水路相济、快慢相宜、城乡统筹、多元立体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苏州在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苏式公交”特色之路。
现代与古典相结合。“苏式公交”的发展模式以为乘客提供更为优质、个性化的出行体验为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古城保护理念和科技创新理念,注重规划引领与全面保障,致力于构建多元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稳步推行交通需求管理,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优化平衡交通资源配置,努力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优化出行结构,多元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元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公交吸引力日渐增强,2018年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220万人次。
保护千年古城,因地制宜梳理古城交通。鼓励居民在古城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构建轨道交通+社区巴士、轨道交通+慢行交通、“苏州好行”等特色公交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加强古城区交通需求管理,引导居民改变出行方式。
发展智慧公交,科技引领服务品质提升。完成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和公交集中调度指挥中心建成投运,公交集中调度系统、行业管理系统和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完成,形成全面覆盖、立体交叉的智能化系统集群。实现了公共交通领域扫码支付全覆盖。
均衡城乡发展,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2008年底苏州市区完成“村村通”工程,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率100%。各县级市逐步形成统筹协调、有效衔接融合发展的城乡公交网络体系,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范围镇村公交开通率100%,自2014年交通运输部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评价工作以来,苏州始终保持城乡客运一体化评价5a最高评级。
完善保障机制,加大公众参与公交力度。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和公交成本规制机制,实行“按季预拨、按实结算”的财政补贴制度,财政补贴到位率100%。率先成立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公共交通发展机制。
苏式公交、绿色发展、交通强国、苏州先行。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用公交优先助力绿色出行提级增效,重新定义城市与交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提高站位、广聚共识,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核心发展目标,继续加大古城保护力度,提升公共交通管理水平,加快绿色出行共建、共治、共享。


苏州“江苏快货”品牌线路总数全省第一
太仓连接上海11号轨道交通的第一条快速城际公交线即将开通
太仓市交运局、旅游局联合走访旅行社
全省港口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在苏召开
苏州开展长三角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整治行动
张家港市优化公交线网做足便民利民文章
苏州吴中公路积极应对冬季寒潮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督查太浦河沿线码头环保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