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24-07-13 点击:65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也随之增长,中心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大。因此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03年《苏州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的制定出台,围绕城市公交的各方面工作都切实得到了加强,全市公交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重视,公交优先战略得到加快实施。出台《关于加快苏州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公交发展的总体目标,确立了优先发展地位。同时公交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站运分离、资源共享、有偿使用得到积极推进,公交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公交优先方面,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优先,为具体实施《条例》,促进全市公交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2.完善规划,公交线网布局得到优化。自2002年我市编制《苏州市公共交通规划》以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城市公交车辆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城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与实施计划以及远期公交发展规划构想等逐步得以实施。在《规划》指导下,针对我市新建商贸区、住宅区、大型超市、医院、高校等客流集散点不断出现的情况,近三年重点加密了园区、新区、相城、吴中四区组团的公交线网,进一步填补公交盲区,加强区域间的公交沟通。目前市区五组团公交线路总数已达123条,分别比2001年底和2004年底增长146%和29.5%。(见表一)线路总里程达到2673.5公里,分别比2001年底和2004年底增长246%和32.1%。(见表二)功能明确、结构合理、换乘科学的公交线网已初步构建。 3. 加大投入,车型档次得到不断提升。《条例》颁布后,我市每年都将公交车辆发展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公交车辆的新增数量每年达到200辆至300辆,市区公交车总量偏少、档次较低、车型杂乱、保修困难等现状得到切实改善。2004年、2005年分别新增公交车306、301辆,2006年已新增公交车37辆。目前市区公交车辆总数达1768辆,(见表三)分别比2001年底和2004年底增长141%和26.1%,空调车现有比例达25.1%。 4.理顺体制,公交场站建设得到快速启动。为切实解决公交发展的“瓶颈”制约,全面加快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组建苏州市公交场站管理公司,确定了对中心城区内的公交首末站、枢纽站、途经站等实施统一建设、经营和管理,基本理顺了公交场站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等环节。同时规划、国土等部门协调行动,落实保养场、首末站、换乘枢纽选址用地,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全力解决制约公交发展的瓶颈问题。2004年、2005年分别建成、落实公交首末站各10个;2005年还按照同站同名原则,统一命名公交站点,并统一更换灯箱式站牌188只;2006年已启动新康公交首末站、苏安公交首末站、公交保养四场建设,至今已建成新汽车北站等30个公交首末站。 5.科学管理,公交信息化建设得到稳步推进。经过近三年的宣传,公交ic卡刷卡消费进一步得到推广,目前日均刷卡量达12万元,占日营业额的10%。2005年我市开展公交电子站牌试点建设,在38路、游4公交沿线试点建设了电子站牌14块,将车辆位置信息实时显示给乘客,创出了公交信息化管理新路,为今后公交车辆科学化调度和智能化管理积累了经验。在2003年成功取消成人月票改革的基础上,今年6月前将停止使用纸质月票,全面推广电子月票,从而正确核算使用量,为今后决策和安排财政性投入补贴提供准确数据。目前电子月票换发工作进展顺利,已成功发售42200张。 6.财政支持,公交行业稳定发展得到保障。公交行业具有公益性,公交企业作为我市公交发展的主体,在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过程中仍要承担相当的社会义务。在鼓励公交企业进行市场化营运的同时,必须继续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2005年,根据燃油价格上涨等情况,在确定购车补贴不变基础上,追加了燃油和月票补贴计1700万元,当年财政拨付公交行业补贴合计为3197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经济压力,确保了市政府实事项目的顺利完成。 7.加强监管,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随着苏州工业园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新区公交公司的挂牌成立,市区将有6家公交企业,竞争局面将更趋活跃。针对原有《苏州市公共汽车乘车规则》已不适应我市公交行业管理的现状,修定完善《规则》,进一步明确了驾驶员、乘客的权利义务。结合行业管理实际,制定了《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本市公交线路的新辟和调整。对“黑公交”等违法现象采取高压态势,对严重扰乱城市公共客运市场正常秩序、严重损害公交企业及乘客正当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对火车站、汽车站等客流集散地及路面的巡查力度,及时查处各类违章,有效维护了城市公共客运市场秩序。 8.诚信服务,公交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加大对公交行业的管理力度,2005年公交行业与市文明办联合组织开展了以“文明诚信伴我行”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在公交行业开展以“温馨巴士伴我行”为主题的文明诚信创建活动,在公交企业开展“人、车、点、线”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初步建立了服务质量考核制度和社会评议体系,并严格实施。经考核,共评选出星级线路6条(占比为5%),星级驾驶员660名(占比为22%)。 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市公交行业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正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苏州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张家港公路处“阳光守护”党员示范行动显成效
昆山交通运输部门为城乡35座大型桥梁建档定期体检
局港口处赴张家港开展内河港口管理专项调研
苏州市客管处组织召开2020年度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项目专家评审会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苏州市地方海事局全力保障国庆期间水上交通安全
春运时间过半 吴江辖区水上客运与货物运输平稳有序
常熟路政对码头实施扬尘防治专项整治